◎摘錄自《密勒日巴大師歌集》譯者:張澄基

尊者密勒日巴從光明洞行至蒙境的一所城鎮去乞食。該鎮的中央正聚集許多人。密勒日
巴向他們說道:「今天早晨,要請你們給我這瑜伽行者一些食物。」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無色相,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亦即「真空妙有」,意思是外境確有此事,
 或此物,我們心中沒有此物或此事的存在。
 
 心中是空的,若心中有著這些事物,煩惱即會由此而生。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倫月刊第233期

題目:談大悲咒出相之偽
作者:淨藏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廣欽老和尚對來訪出家眾的開示

有位法師經常在國外閉關,來台覓地修行,特地上山請教老和尚:

「我的關房很小,空氣也不好。」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阿含經故事選》-049.一舉突破的觀空法─大空經的觀法
  
有一次,佛陀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城遊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樹園中。
  
這天早晨,佛陀入城乞食後,順道去加羅差摩精舍。當時,尊者阿難正與許多比丘在精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寧靜的水池》
  
讓我們談一談,研究佛法思想和將它們放入修行之間的不同之處。真正的法義研究只
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我們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一條出路,以及為自己與眾生達到快
樂與平靜。我們的苦生起是有其起因和停留的地方的。讓我們來瞭解這個過程。當心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寧靜的水池》

有一天,一位知名的佛教形而上學的女講師來拜訪阿姜查。這位女士定期在曼谷講

授阿毗達摩(論藏)和複雜的佛教心理學。在跟阿姜查的對談當中,她詳細地說明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阿含經故事選》-048.逐層突破的觀空法 ─小空經的觀法

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的鹿母講堂。
  
這天,尊者阿難在傍晚結束禪坐,來見佛陀,問佛陀說: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阿含經故事選》-046.都說止觀二法

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睒彌城東南,瞿師羅富家長者所布施的林園中。
  
一天,尊者阿難拜見一位上座,向他恭敬地行問訊禮後,問上座說: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 靜坐講義

天台宗之六妙法門屬於「不定止觀」。法門所以通稱為「妙」,是說若人依此法門去
修,不僅能超出三界輪迴,更可證得一切種智(即是成佛)。

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來,便會立刻死亡,可見呼吸對生存是如何重要了。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六五)根本分別品溫泉林天經第四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  彼亦當為思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錄自 懺雲老法師開示錄《蓮音》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依體起用,用還歸體
,歸到一心不亂,這時候最重要。一心不亂再盡量體會,教它時間久,教它精彩、就是
精進的精;念念念去,就是精進的精,這叫精彩。這樣用功,就是依著《阿彌陀經》文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