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百度
扎西德勒是藏族人表示歡迎、祝福吉祥的話,一般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扎西德勒在藏語裡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但是這個詞的來歷另有一個確
目前分類:研究史觀 (14)
- Sep 10 Fri 2010 09:40
扎西德勒
- Feb 19 Fri 2010 22:22
從比較觀點看佛教(四)
佛教與基督教的治療法/中村元 著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76/76md1.htm
依據佛教的教法,生命最終的目的並非樂園、天國,
佛教的中心課題是在說明如果能走上正確的道路,
- Feb 19 Fri 2010 22:02
從比較觀點看佛教(三)
有情世間狀況的診斷/中村元 著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75/75md1.htm
佛陀對於有情世間現狀的分析是「人生是苦」,
基督教則說人因罪而疏遠了創世主,這與佛教的判斷不同,
- Feb 18 Thu 2010 21:35
從比較觀點看佛教(二)
佛教之「道」與基督教之「道」/中村元 著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74/74md1.htm
佛教與基督教都有位獨特而傑出的教團與教法的創教者;
兩者都有很多思想家尊重理性,使得理性信仰抬頭;
- Feb 18 Thu 2010 19:56
從比較觀點看佛教(一)
普遍性的宗教/中村元 著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73/73md1.htm
佛教為何能走出印度,
成為一個廣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普遍性的宗教」?
- Oct 04 Thu 2007 21:55
海濤法師關於一些經典的選輯
- Aug 19 Sun 2007 22:52
唐密源流略講
◎網路參考文章/陳士東著
唐密又稱漢密,主要是指唐代由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在漢地弘揚的密教,由
中國傳入了日本,故此本文所講述的唐密源流也包括了日本的密宗,這樣大家對於唐密
的全部傳承過程會有一個更為全面的瞭解。
- Jul 31 Tue 2007 22:07
真言宗簡介
◎摘錄自《丁保福佛學辭典》
(流派)聖位經曰:「真言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秘奧之教,自覺聖智修證法門。」
依之而稱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說之號也。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經之
法相品,三論宗依所依之論數,天台依所依之住所,華嚴宗依所依之本經,皆是末學人
- Mar 22 Wed 2006 16:09
大專學生修學佛法應當閱習研究之經籍
敬錄自 懺雲老法師開示錄《蓮音》
經
一、遺教三經(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遺教經)。
- Sep 09 Fri 2005 12:47
慈悲三昧水懺的起源
慈悲三昧水懺的起源,是唐朝的悟達國師,遇迦諾迦尊者,教他以三昧水洗滌人面瘡而
消除累世冤業的懺法。
在唐朝懿宗皇帝時,有一位知玄悟達國師,在他年少還未被封為國師時,曾參訪叢林,
掛單在一間不知名的寺堙A正巧另一位僧人也掛單在該寺,但那位僧人得了很重的病,
- Jun 08 Wed 2005 13:00
為什麼佛教界會誤解密宗
本文來自穢跡金剛站,作者為賴靜涵老師
http://www.ucchusma.idv.tw/article/buddhaya61.htm
回想過去在研究所讀書,也參加過的佛學論文研討會,大概可以了解到,目前台灣佛學院校真的不少,可是我所注意的是,能夠契合佛教界需求的研究與課本似乎還是不足。佛學院大部分的課程都是以經典為主,但是教導方式是以訓詁章句為主。而比較關鍵的佛教史課本,清一色都以日本作品為主。就連彼岸大陸這方面的著作也是以日人研究為主。筆者還在念研究所的時候,對這些前輩學者深感敬佩。但是後來發現,佛教史的內容,特別是印度佛教史,對於密宗論述不是流於神秘部分,就是有宗派的義氣之爭。日人判定密宗是印度教左派性力派影響,影響到國內兩位重量級的法師學者,跟著就影響了全國佛學院校的教學,到現在,許多顯教法師都排斥密宗,蕭平實的"真密與狂密"的作品論調也這樣產生,平心而論,蕭的結論不算是創見,只是沿著這一條脈絡衍生出來的。我之所以要說學者們的學養很重要,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