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路轉載
玄奘大師幼年時就聰慧好學,而且家學淵源,少年出家後更是勤奮用功,十三歲就能登
座於大眾前複講經論。在博覽各家宗論典籍時,發現各宗所說,彼此不一,於是與兄長
目前分類:菩提薩埵 (34)
- Aug 13 Sun 2006 17:02
玄奘大師小傳
- Apr 06 Thu 2006 16:55
聖者的故事附錄:六群比丘
◎聖嚴法師著
在比丘戒中,大部分是因六群比丘的威儀失檢,佛陀才為比丘們制定戒律。若以俗眼來
看,他們是罪魁;若以教制的建立來說,他們又是功臣。
- Mar 30 Thu 2006 13:40
聖者的故事:蓮華色尼(下)
◎聖嚴法師著
(三)
終於,蓮華色的善根善緣快要成熟了。
- Mar 30 Thu 2006 12:54
聖者的故事:蓮華色尼(上)
◎ 聖嚴法師 著
(一)
有一次,釋迦世尊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為大眾說了這樣的一則故事︰
- Feb 27 Mon 2006 13:04
五大菩薩-彌勒菩薩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阿逸多」,義譯
為「無能勝」。彌勒是公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牟尼同時,生於印度婆羅奈國,劫波利
村的波婆利大婆羅門家。
- Jan 08 Sun 2006 13:32
鳩摩羅什小傳
資料來源: http://www.buddhismcity.net/master/details/119/
◎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西元343∼413年)
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華言童壽),龜玆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羅門族,在印度世襲高位。
- Jan 05 Thu 2006 12:00
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他的一付尊容並不大好看,所幸他笑口常開,
倒也沒有人討厭他。他最大的特徵是肚皮很大,他的行為也是佯狂作態,瘋瘋顛顛的出
語無定。住宿的地方是隨遇而安,就地便臥,看樣子他決不會犯「臥高廣大床」佛戒。
他的隨身法寶是一個禪杖和一個布袋,他的布袋可以稱為「百寶乾坤袋」,凡是供身之
- Jan 03 Tue 2006 11:42
聖者的故事:鴦掘摩羅
◎聖嚴法師 著
在佛陀時代,印度境內的憍薩羅國,發生了一樁恐怖萬狀的事件,這一事件,震動了全
國的人民,也幾乎嚇垮了英勇的波斯匿王,因在王都舍衛大城的城外,出現了一個殺人
魔王鴦掘摩羅。所幸由於佛陀的及時感化,才使這場悲劇,很快地結束了。
- Dec 18 Sun 2005 19:20
無心才能心安( 廣欽老和尚的教化~~)
◎轉貼
最近廣欽老和尚一百零五歲誕辰,朋友找我去演講,談談老和尚的生平與修行。
廣欽老和尚是當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禪定,終生倡導念佛法門,可以說是禪淨雙修的典
- Dec 06 Tue 2005 09:24
聖者的故事:賴吒和羅(下)
◎聖嚴法師著
(四)
十年的歲月,完全在充滿了禪悅、法喜,以及和樂的生活中度過;雖已過了漫長的十年
- Dec 06 Tue 2005 09:16
聖者的故事:賴吒和羅(上)
◎聖嚴法師著
(一)
有一次,釋迦世尊帶著五百個比丘弟子,從拘留國遊化到黈羅歐吒國,由於佛陀的聖德
- Nov 19 Sat 2005 13:57
印光大師小傳
印光,名聖量,別號常慚愧僧。俗姓趙.陝西郎陽趙陳村人。年二十一,投終南山蓮華
洞寺,從道純和尚剃染,時光緒七年也。翌歲,於興安雙溪寺受具。讀龍舒淨土文,知
淨土法門為成佛之要道。聞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因前往人堂念佛,精修淨業
。暇則研寂大乘經典,由是深人經藏,智慧如海。
- Oct 31 Mon 2005 19:29
弘一法師的故事
◎持守「盜戒」
弘一法師很重視弘法,但不傳戒,也不反對別人傳戒。他認為人應受五戒(即不殺生、
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但若自己認為一時不能五戒都受,那就先受四戒
三戒,乃至僅受一二戒,都可以。但既受了,就要終生認真持守下去。
- Aug 09 Tue 2005 21:55
我與廣欽菩薩的一段因緣
◎ 周宣德
盡形壽九十五年,念佛度眾從未斷,而今捨報,往生極樂淨土,咸盼慈航倒駕,再續前
緣!舉世讚頌的高僧廣欽老和尚,不食人間煙火,夜不倒單,一心念佛,數十年如一日
,由此而得神通妙用,度化了無數眾生。他與我因緣很深,所知他的事蹟也不少,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