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嚴法師著

(四)

十年的歲月,完全在充滿了禪悅、法喜,以及和樂的生活中度過;雖已過了漫長的十年
,在於賴吒和羅,好像僅僅是轉眼之間的事。

但他不是忘恩的人,他想到了父母,他想到了他的父母是在怎樣地盼望他的早日歸去,
他想到了作為一個出了家的兒子,也該回家化度自己的父母。於是,他把他的意念請示
了佛陀,佛陀知道他已不再退入愛欲之中(他是已從愛欲之中得到解脫的人)所以也很
贊成他返家去省親。

然而,賴吒和羅到達家門之時,並未受到俗家的歡迎,他以托缽僧人的姿態,走到他家
的門口,家中的人,誰也不理睬他。有幾個僕人見了他,竟還詛咒著說︰「出家人沒有
一個是好東西,十年前由於沙門的到來,引誘去了我家的少主人,所以直到現在,我家
主人痛恨所有的出家人,我們也不敢不痛恨所有的出家人。」

在自己的俗家,既然不受歡迎,為了午前的飲食,賴吒和羅只好走向別處托化,可是,
他在附近的路上,遇見一個從他俗家出來的婢女,提著一桶已經腐敗惡臭的豆羹渣滓,
準備倒棄。對於一位乞食的聖者來說,這也正是乞化的對象,所以問那婢女︰「請問這
位大姊,你要把它倒掉,豈不可惜?」

「這已臭得不能吃了,有啥可惜?」婢女隨口應了一句話。
「既然如此,就請你布施給我罷!」
「你要,就給你好了。」

婢女一邊說著,一邊已將臭豆羹渣滓倒入了賴吒和羅的缽裏,倒完之後,她好奇地偷看
了這個沙門幾眼,想不到,她這一看,竟給她帶來了好運,她顧不得再說什麼,急忙奔
回屋去,找到了她的女主人——賴吒和羅的母親,興奮地報告了這個驚人的好消息︰

「我們的公子賴吒和羅已經回來了,我剛看到,就在門外的附近哩!」
「真的嗎?」賴吒和羅的母親,顯得非常的驚喜︰「不是妳這丫頭在騙我?」
「真的呀!我認得公子的,除了已穿著沙門的裝束之外,跟十年以前一模一樣。」
「好的,如妳所說是實,為了報酬妳的稟告,為了賴吒和羅的回來,從今日起,即免除
妳的奴婢身分,放妳去做良民,並願以我現在身上所著的衣服珠環等物,全部賜給妳的
母親。」

於是,賴吒和羅的父親也知道了,這時他正在為了想念兒子而垂頭喪氣。他連忙吩咐全
家上下,一齊出動,分頭尋找,大街小巷地,轉彎抹角地到處尋找,最後,被他找到了
,賴吒和羅坐在一個僻靜的所在,一邊吃著剛才化到的臭豆羹渣滓,一邊仰面望著日影
,日正當中的時候,他就不再進食,這就是最有名的出家戒「過午不食」。賴吒和羅的
父親見了這一情景,既高興又感到生氣,所以責問賴吒和羅說︰「你既然回到家鄉,為
何不回家裏去吃美好的飲食,反而像乞丐似地在這兒吃這惡臭腐敗了的豆羹渣滓?豈不
糟蹋了你自己也丟了咱們家的面子?」

賴吒和羅,聽了他父親的話,卻不以為然,他說︰「請不要這樣說,我已棄家學道,作
了沙門,出家無家,那兒還有我的家呢?」

「就算你已出家無家,也該回家吃飯啦!」
「謝謝了,今天的食時已過,我已不需再食。」
「那你就跟我回家去住吧!」
「沙門之法,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住俗家。」
「你總得跟你的母親見見面哪!」
「是的,這次回來,就是為了省視雙親,所以,明日午前,我當托缽經過家門。」
「好了,我就回家準備飲食,明天算是受我請供。」
「很好,我當準時到達。」

於是,賴吒和羅的俗家,大家忙碌起來,為了賴吒和羅的回家應供,大家忙著怖置、打
掃、清理、裝飾、準備飲食,簡直像是往年賴吒和羅新婚前夕的情景重演。最最忙碌的
人,是賴吒和羅的母親,在她的心裏,重新燃起了往日的希望,她要趁此機會,把兒子
留在家裏,不再讓他跑掉。因此,她教婢女們,把她當年陪嫁而來的金、銀、珍珠、寶
石,及一切的貴重飾物,全部搬了出來,置於庭院中的土地上,然後用布把它們蓋住,
堆積起來,超過人頭,遠遠地看,像座小山,她希望以這些無價的珍寶,拴住她兒子的
出世之心。

第二天的上午,賴吒和羅如期到達了他的俗家,他受到全家上下的熱烈歡迎,跟昨天的
情形,已有天壤之別;但這對他來說,絲毫沒有不同的感受,他還是那樣的平靜、慈祥
、穩重、端莊,正像一位出世的羅漢所應有的儀態一樣。

他,賴吒和羅尊者,本為應供而來,本為跟他的母親見面而來;他的母親,卻先以那堆
珍寶相示,她一見賴吒和羅,就連忙揭去了珍寶堆上的覆蓋,連忙對她的兒子說︰「孩
子,你使我們等得好苦啊!我們為了這些珍寶的繼承而等你,這些珍寶,都是我和你的
爸爸所有,除了你,誰也不配接受。像如此的珍寶,我們家裏還有許許多多,它們的價
值,多得無法計算,你可以用它們來行善,給出家人布施飲食,你可以用它們來享樂,
要什麼就有什麼,所以,像你這樣的人,做一個出家的沙門,那能比得上做一個在家的
白衣,更自由更自在呢?」

事實上,財富的誘惑,只能打動愚癡凡夫的心,那能搖撼得了羅漢聖者的心呢?所以,
賴吒和羅說話了︰「大人的意思,我完全瞭解,如果大人能夠聽我的話,我想有一件事
告誡大人。」

「好的,你就請說罷!」他的父母說。

「那就是做一隻大布袋,裝了這些珍寶,運到恒河的水深之處,把它們投入水底。否則
的話,儲蓄財寶太多,乃是一樁令人憂惱的事︰或怕縣官的搜刮,或愁盜賊搶劫,或恐
水火的天災,以及怨家的陷害。試問︰財寶多了,豈是好事?」

人,愚癡的凡夫,總是衝不過財色的兩大重關,所以也被財色牽住了鼻子,終身作著財
色的牛馬;自己被財色牽住了鼻子,往往也企圖用財色去牽住他人的鼻子,賴吒和羅的
父母,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發現,財寶一關,已被他們的兒子衝破,自然而然地便用上
了美色的鎖鍊,吩咐家中所有年輕的美女,包括賴吒和羅往日的妻妾以及歌女舞女在內
,全體盛裝,打扮得花技招展,像是應召進宮競選王妃一樣的美麗,香湯沐浴,珠玉裝
飾,羅衫蟬衣之下隱現著一個個惑人的胴體。讓她們魚貫出來,禮見賴吒和羅,並教他
們以最大的努力,取得賴吒和羅的歡心,同時要說︰「我們最敬愛的相公,你看我們這
樣的年綺美貌,世間難道還有比我們更美的美人嗎?你怎忍心拋下了我們,難道沙門的
生活之中,有著另一種更美的玉女嗎?」

事實上,賴吒和羅在十年之前,就已證得阿羅漢果,就已斷除了男女的愛欲,他看人間
的一切,都是平等,沒有可憎的,也沒有可愛的;如果說有,那就只有可憐的感觸,所
以他說︰「諸位大姊,正因為我不需要玉女,所以才去出家。」

那些美女聽到賴吒和羅把他們稱做大姊,既感到羞愧,又覺得驚恐,所以一齊跪了下來
,用雙手遮住了面孔,頭也抬不起來,並且低聲地訴說︰「先是遺棄了我們,如今不喚
我們愛妻,反而稱做大姊了,這叫我們如何是好呢?」

這對於賴吒和羅來說,無疑是一種無謂的困擾,所以,他終於向他父母提出了抗議︰「
請不要如此地折磨我,我是為了應供而來,如果不能供我飲食,我就從此告辭!」

看看,財色兩關,都叫賴吒和羅輕易地闖過了,他的父母已經沒有更好的方法可想了,
只好搬出了飲食,供養賴吒和羅。

然而作為一個獨生子的富豪父母,總是希望留住自己的兒子;不能永遠留住,也要設法
暫時留住。於是,正當賴吒和羅進食之際,便在暗底下命令僕人,把一切的門戶,全部
關閉,並且上鎖。這些計謀,賴吒和羅自然是看得明明白白,但他已是聖者,為了化度
他的父母,他不著急,吃過飯,漱完口,他便從從容容地向他的父母說法︰

「不必如此的關門上鎖,荒野之人,以及山間的野獸,最好不要拘禁他們,否則他們就
不自在;野獸且要因人的拘禁而遠離人群,進入山中,何況我是學道的沙門?要知道︰
世間紅顏美女,粉白黛綠,雖可以引誘愚癡的凡夫,那能迷惑出世的聖者?我視她們,
僅是一堆堆的骷髏骸骨,裹上了剎那生滅的皮肉血液,裝飾了毫無用處的珠玉瓔珞而已
,如果貪戀她們,就等於赴湯蹈火;沈醉在愛欲之中的人,便會失去理智,不能做他們
當做的事,乃至父母兄弟也不能顧。所以,婦女之患,譬如眾水之流,水流的歸向是海
洋,貪欲女色的歸向是三塗——地獄、旁生、餓鬼,因此,要想求得不生不死的泥洹之
道者,應當遠離婦女。」

就這樣,賴吒和羅先是說明了財寶使人憂惱,現在又說明了婦女使人下墮,這是給他的
父母用的對症下藥的方子。財寶萬能的觀念,美色拴人的功用,在賴吒和羅的言行之中
,竟予徹底的打破了,也徹底的粉碎了。他的父母,對於世間俗情的執著,經過這一打
破、粉碎,也該有所領悟了。到此為止,賴吒和羅尊者的省親任務,已經圓滿,所以說
法之後,也不等開門,他就以神通離開,從天窗中騰空飛去,像一隻猛獸,從人間的牢
籠,重新奔返了深山的叢林。他是去得如此的迅速而神奇,僅此神通的顯現,已足感化
他俗家的人了。

(五)

賴吒和羅已經遠離了俗家,但他尚有一處的化緣未了,他必須再度一個人,才能離開他
的祖國;那個待他化度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祖國黈羅歐吒國的國王拘獵,他也是賴
吒和羅的老朋友,從小就已認識了的。

拘獵王正好驅車外出,就在道旁的樹下發現了賴吒和羅尊者。印度民族的人,特別尊敬
出家的沙門,何況賴吒和羅又是他的老朋友,所以下了車,問了訊,行了禮,坐於一側
,準備聽聽賴吒和羅在這闊別了十年以來的生活情形。

「大王來了,我真高興,我真為大王的到來而高興!」賴吒和羅首先表示欣慰之意。
「是的,能在這裏見到了你,我也有說不出的高興;但我沒有事先準備,不知應該贈送
你一些什麼財物才好。我是必須贈送的,可不是嗎?我們是從小就很熟識了的老朋友啦
!」
「這太好了,大王!不過請你不要送我任何財物,因為我已擺脫了財物的牢獄而出了家
,如今大王豈能把這一牢獄重擔放回我肩上呢?」
「那麼,我該送你一些什麼來表達我對你的友善和敬意呢?」
「有的,大王!只要你能照我的話,祈願一遍,就是送了我的禮物。」
「請教,那該怎麼祈願呢?」
「大王,你當如此祈願︰『令我國家富強,五穀豊熟,人民眾多而健康安樂,沙門住此
而乞食易得;令我不使官吏侵擾人民。』」
「是的,聖者,我當受教,我當祈願,如聖者所教。」拘獵王接著又說︰「我另有一個
疑問,不知是不是可以請教?」
「當然可以。」
「那就是據我所知,凡是出家人,不外由於如下的四種原因所促成︰
一者,年老無依,精力衰退,無力自謀生活,所以才去出家;
二者,疾病纏身,無錢治療,無力自謀生活,所以才去出家;
三者,孤獨一身,無藉無靠,無力自謀生活,所以才去出家;
四者,貧窮飢寒,自念貧窮,無力自謀生活,所以才去出家。
然而,我很奇怪,你是如此的盛年、健康,擁有眾多的妻妾僕役,擁有富甲全國的金銀
財產,除了我國王之外,誰能比得上你呢?可是你竟出了家了,這真使我猜想不通。」

賴吒和羅尊者聽完了拘獵王的疑問,因為這是一般不解佛法者所有的通病,總以為只有
因了年老、疾病、孤獨、貧窮的緣故,才去出家,寄佛偷生,所以他是不能不辯的︰「
大王!你的看法是不正確的,也許外道的出家人是因如此而來的,佛陀座下的沙門,則
絕不如此。」

「哦!難道說,還有別的原因使你出家嗎?」王問。
「是的,不過也是四種因緣,祇是所見的角度不同而已。」
「這是有趣的,請教你用的是什麼角度?」
「也不是我的角度,我祇是從佛陀的教法中得來。」

「佛陀的教法怎麼說?」

「佛陀常常用四事教誡於人,我就是由於領悟了佛陀的教誡,才去出家的。佛說︰
一者、人生無有能夠避免於老的,也無有能使自身不衰老的;
二者、人生無有能夠避免於病的,也無有能使自身不害病的;
三者,人生無有能夠不死的,無有能由他人代替死的,死了也無有能將財產帶了走的;
四者、人生至死無有能夠厭離愛欲及財產的,人皆為了愛欲及財產而作奴婢。
試問大王,像這樣的人生,一旦看穿了之後,那有不生厭離之心而去出家的呢?」

對於拘獵王而言,這樣的佛法,也是聞所未聞的,所以聽得他心悅誠服,讚歎不已︰「
佛陀能夠如此解釋了四事,透視了四事,使我的茅塞頓開,真是偉大極了!崇高極了!
稀有難得極了!難能可貴極了!這些真理,句句扣動了我的心弦,也句句沁入了我的肺
腑。真想不到佛陀的智慧,有如此的高超。」

「是的,佛陀的崇高偉大,佛陀的智慧,那是無可比擬的,也是無法揣測的。大王!還
有一事,我希望告訴你︰佛陀說『人若恣意行惡,必有凶變恐懼,身所作惡而自陷囹圄
及殺身之禍,死後復當墮於三類惡道——地獄、旁生、餓鬼之中;又譬如樹木,有葉有
華,然後結果。華有成時即落、開時而落、結果之後再落的不同;人亦如此,有的胎死
腹中,有的墬地即亡,有的童年而夭,有的少壯而死,有的老邁而終,人命短長,不可
預知。』所以,人當及時看破,及時行善,這也正是我要出家修道的最大原因。」

拘獵王聽法到此,已經信受奉持,並已證得了初果須陀道,接著請求賴吒和羅尊者,給
他授了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犯他人婦女、不妄語、不飲酒。受戒之後,他懷著
初果聖者的清涼喜悅之心,禮別了賴吒和羅尊者。

(本文根據阿含部的《賴吒和羅經》改編而成。)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恰克 的頭像
    恰克

    阿蘭若外一俱盧舍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