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故事類別 (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周利槃陀伽,掃地大師,生於舍衛國一個婆羅門家庭。他的反應非常遲鈍,連他父親都
無法教會他世襲的婆羅門宗教習俗,槃陀伽甚至連一行印度教聖典《吠陀經》都記不得
,他既不會讀也不會寫。

槃陀伽的哥哥卻很聰明並博學有禮,得到所有婆羅門徒的喜愛。當他們的老父死後,兄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李坤海 /明倫月刊/

釋迦世尊在世時,有一天請教一位訓獸師,如何把馬調教好?
對方說︰「牠表現好時就好言誇獎。」世尊又問說:「不好時怎麼辦?」對曰:「以鞭
子抽打之。」又問:「這樣也無效,又怎麼辦?」對曰:「有時給予褒獎,有時扳起臉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佛在世的時代,印度有一位慳吝的越難長者,他家裡非常有錢,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
「富可敵國」、「富甲天下」的形容最為恰當,因此方圓幾十里的土地對他來說只是小
數目而已,因為他家中珍藏了數不清的珠寶,更有金庫、銀庫、珍珠庫、瑪瑙庫等,雖
然越難長者是那麼的有錢,可是他卻是一位非常慳吝的人,不但是有益社會的事不做,
還對於別人行善佈施,皆嗤之以鼻,更取笑那是傻人才做的傻事,所以越難長者一毛不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佛陀時代,有一天,有一個商人在路上不小心被牛觸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這條惡牛
,以後將帶給他更多的麻煩,因此就賤價將牛出售。

當牛的新主人買牛回家,走到半途中,來到一條河邊,想給牛飲水,哪知牛不但不飲水
,而且突然凶性大發,又把新主人給頂抵死了。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後,不禁勃然大怒,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Oct 02 Sun 2005 12:49
  • 傻瓜

在一個城市裡,住著一個傻瓜,他很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惱 。

有一天,一位專門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來到這座城市,傻瓜便跑來向智者求助。

「你有什麼生命的困境呢?」智者問。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就會懂

1980年有個原先學土木的印度人,因為對佛法非常有興趣,就跟隨法王受比丘戒,當法
王向他介紹佛法,說到「無我」空性時,(法王幽默地對現場聽法者說:那個人比你們
更慘…)他不只聽不懂,而且全身都在發抖,他想:「無我」─我沒有了,不是很可怕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失去雙親的貧窮人,有一天他聽到人家說供養三寶可以增長福慧
,將來還可以投升天上!於是他便到一個富翁家裡面工作賺錢,準備供養佛法僧三寶。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貧窮的人也賺了足夠供養三寶的錢了,於是便跟富翁說他想發
心供佛齋僧,這位富翁聽了也很歡喜,並還到精舍去恭請佛陀及所有僧眾接受供養。就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朝新羅的高僧元曉,年輕的時候曾跟隨大安禪師修行。

大安禪師是和布袋和尚、濟公一樣的人物,穿著破爛,每天在街上擊鋼缽向人乞討食物
,並且祝福那些佈施的人能「大安」,久了,大家都叫他「大安禪師」,卻沒有一個人
知道他的名字。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總以為佛陀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想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其實,佛陀也有無奈的時候。


有一個壞人名叫乾達多,一生作惡多端,唯一做過的好事,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遠劫前,太平盛世的一位聖王,名叫虔闍尼婆梨,統領著八萬四千個城邦的大國,國
家康樂富足,百姓皆視他如再生慈父。國王心想自己雖擁有那麼多權勢和財富,心中卻
總是無法真正的平靜快樂,如果能聽聞佛法,就算付出傾國的代價也值得。於是宣召天
下,尋覓能講經說法的善知識。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證嚴

有人問禪師:「我有滿心的煩惱,如何才能斷除?」禪師回答:「要把心顧好。」這句
話聽來容易,難就難在如何落實於生活中,而且時時守持住。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http://book.bfnn.org/books2/1747.htm#a01


舍利弗譯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譯「鶖子」,母眼明淨,如鶖
鷺眼。生於摩竭陀國王舍城郊區迦羅臂拏迦村,父名「婆陀羅」,是婆羅門教中著名論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一個屠夫,有天突然心血來潮,想做點善事。最後他決定供養村莊的一位出家人
。為了請這位出家人供養,他特意買了新鍋新碗以便確保做出的菜為素菜。

當這位出家人在用餐的時候,屠夫很激動,心中默默的想:法師吃完飯後,如果他能為
我講很好的法,我就放棄屠宰業,改行做其他的事件。可吃完後,這位出家人一句話也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那律眼睛瞎了,雖然心裏很光明,但對世間生活,一個不見天日的人,總有很多事情
不能稱心如意,自從佛陀為他縫製三衣以後,佛陀很憐愍他,教他修習金剛照明三昧,
不久,阿那律就獲證天眼通了。他自己的歡喜感激不說,佛陀的歡喜也自在心中,佛陀
至此才放下心!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一個非常吝嗇的人,他從頭上的每一根頭髮到腳上的每一個腳趾頭都很吝嗇,他
從來沒有想過要給別人東西,連別人叫他講「佈施」這兩個字,他都講不出口,只會「
布、布、布……」個半天,好像一講出這兩個字,自己就會有所損失。

佛陀知道了這件事後,就想去教化他,於是到了他住的城鎮去開示。佛陀就告訴大家佈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或翻山越嶺,老和尚都逍遙
地走在前面,小沙彌背著行李緊跟在後,一路上兩人相互照 應,彼此為伴。

小沙彌走著走著,心想:難得人身,但短短幾十年生命卻必須經歷生老病死、受六道輪
迴之苦,真苦啊!不過,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當菩薩救度眾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教導我們:應時常發高尚的願望,看見別人做高尚的事業,心裏要隨喜。對於自己
所做的功德應回向給一切眾生。

發高尚的願望,對於我們有人格和心智幫助很大。我們現在就舉一個佛經裏的例子來說
明。《阿闍世王受決經》上記載: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位在森林裡修行的人,非常的純淨,也非常的虔誠,每天只是在大樹下思維,冥想
,打坐。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沈,就起身在林間散步,偶然走到一個蓮花池畔,看到蓮
花正在盛開,十分的美麗。

修行人心裡昇起了一個念頭:這麼美的蓮花,我如果摘一朵放在身邊,聞著蓮花的芬芳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尊在祇園精舍弘法。彼時有七位婆羅門長老,不遠千里來訪佛陀,希望皈依佛陀,加
入佛教的修行行列。佛陀答應後,他們也成為修行者了。他們七人同住在一個房間。雖
然,他們特地來訪佛求道,不料,他們每天聚集在房間裏,一言一行,都不離開世間俗
事,嬉笑輕浮,日夜逍遙,忘記自己來日無多,也不懂珍惜時光。枉費他們專程來修習
佛道。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和尚還俗

一個和尚因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不到一個月,因為耐不得塵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