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資料來源:網路轉載

  早在二十年前( 一九七九年 ),諾貝爾和平獎宣佈要頒發給一位天主教
修女的時候,舉世驚奇。這位修女既不參予政治,也不管國家大事,她只是默默
的奉獻自己,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正說明了她那種為愛
而奉獻,為和平而服務的偉大情操,值得世人敬佩和讚頌。這位修女就是有「世
界最偉大的乞丐」之稱的德蕾莎姆姆。

  提起德蕾莎姆姆 (對年長修女的尊稱)的大名,舉世皆知。當年,她知道
自己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說:「我本人不配,我是幫窮苦的人代領這個獎。
我很高興貧窮的人,受到應有的注意。希望大家能更瞭解他們,幫助他們。」德
蕾莎姆姆把全部的獎金,都用於救濟貧苦病弱者的事業中。

  德蕾莎姆姆已於一九九七年九月離開人世回歸天鄉,她的遺愛則永留人間,
她所創辦的為窮人服務的各項事業,則一天天的增加擴展,遍及世界。有關她的
事跡,人們從報刊、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的報導中,知道不少。在她才離世兩
年,教會人士已開始進行替她列為聖者的手續,這是天主教會近兩干年來的空前
創舉。為表達對德蕾莎姆姆一生慈愛行為的敬意,筆者願將她的生平,昭述出來
以饗讀友。

  德蕾莎修女於一九一0年八月,出生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的史科培城。父
親是位商人,母親賢良淑慧,她是么女,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父親早逝,生
活清苦。小時候,德蕾莎在當地的公立學校念書,參加了學校中的天主教學生會
。這個學生會特別支持到外地去傳教。十二歲的時候,她就立下志願,將來要到
外國去傳教,從事救助窮人的工作。不過,當時的德蕾莎,享受著天倫之樂,是
捨不得離開她那可愛的家庭的。

  德蕾莎十五歲的時候,正在中學念書,家鄉裡有耶穌會的神父們,被派到印
度的孟加拉去服務。神父們寄回家鄉的書信中,報告了印度有關的一切。她看到
這些書信,很受感動,決心長大以後,要到印度去工作。那時候起,德蕾莎就在
快樂的家庭生活,和救世服務的奉獻生活之間,徘徊掙扎。十八歲那年,她終於
選擇奉獻生活,追隨天主的聖召。辭別了疼愛她的母親,和親愛的哥哥姊姊,隻
身到愛爾蘭都柏林的羅瑞多修女會做初學主。因為這修會在印度的加爾各答教區
,有傳教事業和修院。不久,她從愛爾蘭到了印度加爾各答,接受修會教育。

  德蕾莎做了修女之後,被派到加爾各答的聖瑪利女子中學做地理老師。這座
學校雖然座落在加爾各答的貧民窟旁,但是學校的學生,都是富家的女孩。這所
貴族學校夾在貧苦地區當中,好像沙漠中的宮殿那樣,高大的圍牆,隔離的是兩
個世界。(可參閱李家同的「讓高牆倒下吧」)德蕾莎修女在聖瑪利女中,教書
近二十年,而且做了幾年校長,看起來她的工作是非常順利,不過在一九四六年
九月十日的一次旅行中,改變了德蕾莎修女的一生,也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一生
。她那天坐火車去大吉嶺,在火車上她突然感覺到天主的召喚,要她離開平靜的
教書工作,去為貧病的、被虐待的、受人遺棄的可憐人服務。

  德蕾莎修女回到加爾各答修院以後,向當地的總主教請求,准許她創立一個
專為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的修會。總主教沒有同意。德蕾莎修女意志堅決,一再
的請求。總主教答應了,並向教宗申請這件事。到一九四八年四月,當時的教宗
比約十二,才特准她離開羅瑞多修會,去為窮人服務。德蕾莎修女高興極了,設
法到醫護修會,接受短期的醫護訓練,然後回到貧民窟,展開了為窮苦人們的服
務工作。

  她在貧民區為失學窮苦兒童,辦了一所露天學校。起初的時候,她身上只有
兩塊美元作基金,憑著她無比愛心和毅力,展開她的救貧事業。她為那些無法走
動、無力求乞,跟奄奄一息的可憐人服務。剛開始由於她個人力量有限,而需要
救助的人太多,加上她心裡的準備仍然不夠,因此困難重重。但德蕾莎修女咬緊
牙關,依靠天主,祈求祂的助佑。終於有了善心人士,受修女善行的感召,捐助
場所、設備、食物,而且還有人奉獻心力,協助德蕾莎修女的工作,其中不少是
她過去的學生一富家的小姐。後來,有的女孩也奉獻一生,追隨德蕾莎修女為貧
苦的人服務。當初,她們一共有十一位小姐,發誓要終身從事這項愛德工作。

  一九五○年十月,教宗批准了德蕾莎修女,所成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這個
修會除了天主教修會傳統的貧窮、貞潔、服從三個誓願以外,還加上一個要全心
主意,不要酬勞為最貧苦的人,也就是基督受難的化身而服務。這個誓願使該修
會與眾不同,她們不給富人服務,所作所為全部免費,不收取任何酬勞。修女們
所用的經費,都是各界善心人士所捐贈。

  一九五二年開始,德蕾莎修女開始了最引人注目的善行,那就是為快要死亡
的窮人服務。她去領回那些被遺棄在水溝旁、垃圾堆、馬路邊的奄奄一息的人,
給以適當的照顧,讓那些可憐人得到溫暖和安慰。她發現這些人,並不怨窮,不
怕苦,只怕受社會遺棄,沒有人的關愛。德蕾莎修女收留這些人,讓他們得到應
有的愛和人的尊嚴。

  後來,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市政府,所捐贈的印度教的伽黎神廟旁一間空
房子,建立了世界知名的、而窮人得到善終的收容之家(垂死之家)有快死的窮
人,因為修女們的細心照顧而起死回生的。對這樣的人,除了給予適當的照料之
外,還教給他們謀生的技能。到目前為止,有好多萬沒有地方容身,被人遺棄的
垂死病人,得到收容之家的修女、醫生、護士、義工的細心照顧,平靜安詳的有
尊嚴的離開人世,回歸天鄉。

  一九五七年德蕾莎修友的仁愛使教修女會,不但在各地開辦收容之家,又開
始從事救治痲瘋病患的工作。一九八○年,全世界的收容之家為藥癮、娼妓、和
受虐婦女開放。為窮人兒於一九八五年在紐約建立愛滋病患醫院。過了三年在舊
金山辦了一個愛滋病患之家。一九九一年德蕾莎修女第一次回到故鄉阿爾巴尼亞
,並設立了收容之家。這年為止,印度已經有一百六十八所收容之家。

  德蕾莎修女對接受救助的對象,毫無限制,唯一的條件就是一貧如洗被人遺
棄的人。她的傳揚福音,完全以語音和行為表現出來。對印度教徒、回教徒、佛
教徒和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把所有貧困、病者、被遺棄的人,都當作是「受難
基督」的化身。她向全世界窮苦無告的人,表示了無盡的愛,讓世人知道愛可以
克服一切,讓遺棄的人知道人間仍有溫暖。

  從一九四八年以來,德蕾莎修女為加爾各答街頭的「窮人中窮人服務」,赤
手空拳的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受她的感召而效法她追隨她的人,一天天的
增多。全世界五大洲有一百六十多個會院,四千多位修女,近四有修士,還有數
以萬計的工作人員,和眾多的義工,在她創辦的收容之家、孤兒院、養老院、麻
瘋病院、愛滋病患之家…服務。

  德蕾莎修女直到晚年,每天仍和其他修女一樣,清晨四時半起床,開始靜坐
、祈禱、念日課,參加彌撒,然後展開一天的工作。身上總是穿著鑲著藍邊粗白
布做的會衣。天冷時加上一件毛衣。腳上穿著涼鞋,生活簡樸,而且還親自掃廁
所、洗地板。她走遍各地,用雙手從垃圾中揀過無數的棄嬰,清洗癩病人的傷口
上,抬過街上的垂死的窮人,抱過傷心絕望的孤苦者、緊握過無數臨終時無人過
問者的手,並合他們的眼睛,陪伴他們有尊嚴的離開人世。

  一九八五年一月,德蕾莎修女來台訪問,會見了蔣經國總統。她曾一針見血
的說過:「台灣的社會,物質富裕,精神卻是貧窮的。」一九九五年她計劃去中
國大陸設立一所仁愛之家,受到當局的婉拒,他們說國家的社會福利做得很好。
台灣的台北教區和台南教區,有她的修女和修士,在當地為窮人服務。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蒙主召逝,享年八十七,消
息傳出,普世哀悼。這位生前有「印度之星」「世界最偉大的乞丐」「活聖人」
多種雅號,不外是人們對她的敬愛。天主教會宣她為「聖人」的事,將很快實現


--

◎ 證嚴上人談德蕾莎修女

  目前「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台北汐止以及台南都設有修道院。多年來,一直
有慈濟人參與義工的汐止分院,現收容有十四位無家可歸、乏人照料或行動不便
的老人,由來自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等五位不同國度的修女服務。

  上人曾於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參訪修道院,當時修道院的修士、修女
也曾到過花蓮靜思精舍參訪。證嚴上人曾讀過許多關於德蕾莎修女的傳記與報導
,對修女濟貧救苦的善行多所景仰。

  在得知修女往生消息哀傷的慈濟人立刻為這群外籍修女送去蒐集的大批剪報
,並解釋給她們聽,同時在九月十日出席在北市聖家堂舉行的望彌撒,與各界宗
教領袖共同表達對德蕾沙修女最深的懷念。因公而無法出席該追悼會的證嚴上人
雖然感到遺憾與惋惜,卻也表示,人生無常,生命有限,但精神卻可以長存,「
修女的善行已經感動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他們正在不同的地方傳揚著相同的
福音,發揮著和修女一樣的大愛,相信她的精神是會永久流傳下去的。」

  在天主的世界,德蕾莎是修女,在佛陀的慈眼中,她的懿德善行形同慈悲的
菩薩,而菩薩終要乘願再來,證嚴上人相信,德蕾莎修女慈愛世人的悲願未了,
所以他願與所有的慈濟人誠心祈禱,期待世人將德蕾莎修女的愛心永遠發揚。

-- 

◎ 德蕾莎修女的默想禱文

一顆純潔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
在飢餓的人中
在赤身露體的人中
在無家可歸的人中
在寂寞的人中
在沒有人要的人中
在沒有人愛的人中
在麻瘋病病人當中
在酗酒的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窮人餓了,不僅只希望有一塊麵包而已,更希望有人愛他。
窮人赤身露體,不僅希望有人給他一塊布,
更希望有人能給他人應有的尊嚴。
窮人無家可歸,不僅希望有一間小屋可以棲身,
而且也希望再也沒有人遺棄他,忘了他,對他漠不關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