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錄自《答案》/達賴喇嘛開示

問:

一位上座部著名的專修內觀的大師曾說,持咒對於開悟是沒有幫助的。持咒只能刺激脈
輪,帶來喜樂的覺受,但是對於獲得大悟是沒有用的。禪修時持咒,因為分心的緣故,
幾個小時很快的就過去了,而不會不舒服。

他還說,觀想也不能使我們開悟,因為觀想的時候我們創造了一些幻覺,讓這些幻覺成
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只在幻覺之上再增加幻覺,而沒有辦法瞭解真正的實
相。

我的問題是,由密續密咒的觀點來看,持咒、觀想的好處和目的是什麼?

答: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事實上,這也是古代印度大學者們所提出的問題之一。「咒語」
或「真言」一詞,有時只在講持咒,但是它同時也可以是密續的同義詞。名詞的字義暫
時放到一邊,我們先專心來看密續真正的、最重要的、根本的意義,也就是什麼是真正
的密續禪修。

這方面,佛智阿闍梨提出了下面的問題,他說,除了自性見這樣的妄執以外,可以說沒
有任何事物是生死輪迴之根;所以,斬斷輪迴之根的對治法門,必然是與執實、執有的
自性見相反的心。這個對治之心必然具備與此妄執相反或對立的正見。所以,為了對治
輪迴之根的我見,心中必須時時存著一個與它相反的正見,我們稱之為無我。

但是反對者便提出了質疑,在修習生起次第時,會觀想本尊,但是這並不能滿足先前提
到的對治所需;若單靠本尊瑜伽,並不能讓我們瞭解或證得無我。所以密續的禪修不能
斷除輪迴之因。

佛智阿闍梨對這個質疑的回答是這樣的,他說,在禪修或觀想本尊時,空性的了悟確實
包括在裡面。他說,事實上,密續的禪修本來就包括對空性的了悟。怎麼說呢?因為修
持者以本尊為觀修的對象,也就是說,只把本尊當作參考物;但是他所觀修的本尊,卻
「具有一種無實質的特徵或特性」。例如,我們觀想嫩芽的空性,嫩芽是對象、是參考
物,而空性是它的特徵或特質。同理,本尊是參考物,空性是它的特徵──我們觀想身
體具有空性這個特徵或特質。

接下來,底下兩種不同型態的心有什麼差異嗎?一個是了知嫩芽之空性的心,另一個則
是於觀想本尊時,了知本尊之空性的心。前者的對象是嫩芽,這個對象依於某些因緣而
存在,它是一個外在的東西;而後者,本尊僅是瑜伽士心中所幻化出來的。嫩芽是實際
的物體,本尊只是個觀想,兩者雖然不同,但是特徵卻是相同的,都是空性,都非實有
。由於對象的不同,一是嫩芽,一是觀想出來的本尊,所以,在確認這二者的空性時,
在難易程度上有所不同。譬如,在瞭解人的空性以及五蘊的空性這兩方面時,也有難易
程度的不同(前者比較容易瞭解)。

在瞭解嫩芽之空性的過程中,隨著我們對其空性的瞭解,嫩芽本身的形像會漸漸消失,
到最後我們瞭解了嫩芽的空性──無自性存在,這時的嫩芽形象已經完全不見了。但是
在密續裡面,我們會盡力讓本尊這個參考物,在了悟空性的時候不要消失,還留在那裡
。也就是說,在密續裡不僅要了知本尊為非實有、無自性,同時還要讓本尊顯現在那裡
。在嫩芽或非密續的例子裡,不需要特別努力去保留住嫩芽的外觀,但是在了知本尊的
空性時,嘗試去保留住本尊的形象是有道理的。理由如下。

一般而言,功德的累積有二: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為了獲得遍一切智,必須要獲得二
身──有形的色身和遍在於一切現象的法身。為了要獲得這二身,就必須圓滿福德和智
慧兩種資糧的累積。在經乘裡,我們以佛陀的身體或他的塑像為對象,向他頂禮,因此
而累積福德資糧。所以,當佛陀的身被當成對象來頂禮的時候,都可以視它為一種幻影
;但是,我們卻不能主張所禮敬的對象物非實有,因為當你這樣主張的時候,面前的佛
像豈不是應該消失。所以經部主張,我們不可能在禮敬對象物而累積功德的同時,覺知
到該對象物為非實有。經部認為,累積功德和累積智慧是兩件分開的事,必須在不同的
時間做,而且是由兩種不同的心來做。但是,在密續之中,單獨一個心就能夠完成兩件
事。把本尊視為參考對象,累積了福德資糧;同時瞭解本尊空無自性、非實存。這時候
,我們就同時完成了累積福德與智慧兩種資糧。

還有一點不同,在第一個例子裡,佛像是真的,是外在的東西;在密續裡,本尊是觀想
的、造作出來的,而存於從事密續修持的瑜伽士心中。依世俗的講法;觀想出來的形象
並不是真實的東西。不論如何,這種心像是比較微細的。

更進一步地說,當我們在做本尊法的觀修時,並不是恣意而為,而是在空性之中生起本
尊。意思是說,首先我們要盡可能地觀空,達到自己能力的上限,然後在了知空性的心
境中,觀想本尊。

這就是為何與如何空性的觀修已包含在密續法門中的主要理由,以及為什麼密乘有能力
斷除輪迴之因。在經乘裡,我們談的是用方法來掌握智慧,或透過智慧掌握方法。但是
在密續中,只有一個單一的心,同時完成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累積。這單一的心有能
力同時累積福德和智慧。所以,在密續中,我們不說智慧掌握福德,或福德掌握智慧,
而是只由一個心同時完成了兩者。關於這一點,如果我們去檢驗或做實驗的話,會發現
經乘和密乘,在禪修的方法上是不是真的有所不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談,經乘和密乘的不同,在於後者還可以達到四種殊勝成就。四種成就
是指息、增、懷、誅四種力量。透過觀想本尊和壇城,一個人可以獲得如壽命和智慧的
增長等成就。

除了這個以外,關於所修的攝心於一境的禪定特質,經部和密續也有不同。舉例來說,
在無上瑜伽裡,有一對氣和脈做觀修的方式。在經乘的修行次第裡,「觀」、「毗婆舍
那(內觀)」全然是一種分析式的禪修;而「止」、「奢摩他(安住)」,則全然是一
種攝心安定的禪修。但是在無上瑜伽裡,由於禪修方法的不同,所以只要透過攝心安定
的禪修,就能夠達到毗婆舍那的境界。因此,在無上瑜伽裡,透過觀想氣和脈等等的禪
修方式,藉由攝心、入定就能達到毗婆舍那的境界。

為什麼會這樣?通常,除非我們去分析某事,否則它不會變得清楚。所以,分析事物的
目的是要看清楚它。但是在密乘裡,在觀修氣和脈時,因為生理的狀況,透過攝心安定
的方法使心變得愈來愈微細,也就是心變得愈來愈清楚。所以,甚至不刻意觀察,只是
透過攝心於一境的禪定方法,就可以達到毗婆舍那的境界。

當今已經沒有太多人達到這個境界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如理修持,已經可以證實這一
點。所以這是經過驗證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