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n0125,p0756,a07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非人之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天子白世尊言:
「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盡此世界不乎?我今問世尊。可以步盡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義理而作此問。」
天子白佛言:
「我昔日一時至婆伽梵天所。是時。梵天遙見我來。而語我言:
『善來。馬血天子。此處無為之境。
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亦無愁.憂.苦.惱。』
當我爾時。復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
憂.苦.惱。此是世界之極邊耶?設當是世界邊際者。是為世間可步度耶?」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為何等類。」
天子白佛言:「猶如力士善於射術。箭去無礙。我今神足其德如是。無所罣礙。」
世尊告曰:
「我今問汝。隨所樂報之。猶如有四男子善於射術。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設有人來。
意欲盡攝四面之箭。使不墮地。
云何。天子。此人極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墮于地。
天子當知。
上日月前有捷步天子。行來進止復踰斯人之捷疾。然日月宮殿行甚於斯。
計彼人天子及日月宮殿之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計三十三天之疾。
不如豔天之疾。如是。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及。
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諸天。從劫至劫。乃至百劫。猶不能盡世境界。
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稱計。
天子當知。
我過去久遠世時。曾作仙人。名為馬血。與汝同字。欲愛已盡。
飛行虛空。無所觸礙。
我爾時。神足與人有異。彈指之頃。以能攝此四方箭。使不墮落。
時。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盡境地邊際乎?
即涉世界而不能盡其方域。
命終之後。進德修業而成佛道。坐樹王下。端坐思惟往昔經歷所施為事。
本為仙人。以此神德猶不能盡其方面。當以何神力而得究其邊際乎?
時。我復作是念。要當乘聖賢八品之徑路。然後乃得盡生死邊際。
彼云何名為乘賢聖八品之徑路?
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
天子。又知斯名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
諸過去恆沙諸佛得盡世界者。盡用此賢聖八品道而究世界。
正使將來諸佛世尊出現世者。當以此賢聖之道得盡邊際。」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步涉無究竟 得盡世界者
地種不可稱 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設意 於中起迷惑
不別真正法 流轉五道中
賢聖八品道 以此為舟船
諸佛之所行 而究世界邊
正使當來佛 彌勒之等類
亦用八種道 得盡於世界
是故有智士 修此聖賢道
晝夜習行之 便至無為處」
是時。馬血天子從如來聞說賢聖八品道。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天子即以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種種好華散如來上。即時便說斯偈:
「流轉生死久 欲涉度世界
賢聖八品道 不知又不見
今我以見諦 又聞八品道
便得盡邊際 諸佛所到處」
爾時。世尊可彼天子所說。
時。彼天子以見佛可之。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T02,n0099,p0056,c12
雜阿含(二三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究竟苦邊者。」
如是說已。入室坐禪。時。眾多比丘。世尊去後。即共議言:
「世尊向者略說法言。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
得究竟苦邊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我等今於世尊略說法中未解其義。
是中諸尊。誰有堪能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說其義者?」
復作是言:
「唯有尊者阿難。聰慧總持。而常給侍世尊左右。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
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請求令說。」
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於一面坐。具以上事廣問阿難。
爾時。阿難告諸比丘:
「諦聽。善思。今當為說。若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
此等皆入世間數。
諸尊。謂眼是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是等悉入世間數。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
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
爾時。尊者阿難復說偈言:
「非是遊步者 能到世界邊
不到世界邊 不能免眾苦
是故牟尼尊 名知世間者
能到世界邊 諸梵行已立
世界邊唯有 正智能諦了
覺慧達世間 故說度彼岸
如是。諸尊。向者世尊略說法已。入室坐禪。我今為汝分別廣說。」
尊者阿難說是法已。眾多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