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長阿含經卷第九/十上經-3
復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
.八證法。
云何八成法。謂八因緣。不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為八。
於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慚愧心。有愛有敬。是謂初因
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
復次。依世尊住。隨時請問。此法云何。義何所趣。時。諸尊長即為開演甚深義理。是
為二因緣。
既聞法已。身心樂靜。是為三因緣。
既樂靜已。不為遮道無益雜論。彼到眾中。或自說法。或請他說。猶復不捨賢聖默然。
是為四因緣。
多聞廣博。守持不忘。諸法深奧。上中下善。義味諦誠。梵行具足。聞已入心。見不流
動。是為五因緣。
修習精勤。滅惡增善。勉力堪任。不捨斯法。是為六因緣。
有以智慧知起滅法。賢聖所趣。能盡苦際。是為七因緣。
觀五受陰。生相.滅相。此色.色集.色滅。此受.想.行.識。識集.識滅。是為八
因緣。未得梵行而有智。得梵行已智增多。
云何八修法。謂賢聖八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云何八覺法。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云何八滅法。謂八邪。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云何八退法。謂八懈怠法。何謂八懈怠。
比丘乞食不得食。便作是念。我於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
。今宜臥息。懈怠比丘即便臥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初懈
怠。
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復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過足。身體沈重。不能堪任坐禪.
經行。今宜寢息。懈怠比丘即便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
懈怠比丘設少執事。便作是念。我今日執事。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寢
息。懈怠比丘即便寢息。
懈怠比丘設欲執事。便作是念。明當執事。必有疲極。今者不得坐禪.經行。當豫臥息
。懈怠比丘即便臥息。
懈怠比丘設少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我今宜當
臥息。懈怠比丘即便臥息。
懈怠比丘設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當行。必有疲極。今者不得坐禪.經行。當豫寢息
。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六懈怠比丘。
設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篤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當須寢息。懈怠比
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
懈怠比丘所患已差。復作是念。我病差未久。身體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宜自寢
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
云何八增法。謂八不怠。云何八精進。
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還。即作是念。我身體輕便。少於睡眠。宜可精進坐禪.經行。
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是為初精進比丘。
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飽滿。氣力充足。宜勤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
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
精進比丘設有執事。便作是念。我向執事。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
。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
精進比丘設欲執事。便作是念。明當執事。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
。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
精進比丘設有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
。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
精進比丘設欲行來。便作是念。我明當行。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
。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
精進比丘設遇患時。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終。今宜精進。未得者得。未獲者獲。
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
精進比丘患得小差。復作是念。我病初差。或更增動。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
。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坐禪.經行。是為八。
云何八難解法。謂八不閑妨修梵行。云何八。
如來.至真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有人生地獄中。是為不閑處。
不得修梵行。
如來.至真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而有眾生在畜生中.餓鬼中.
長壽天中.邊地無識。無佛法處。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
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或有眾生生於中國。
而有邪見。懷顛倒心。惡行成就。必入地獄。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
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或有眾生生於中國。
聾.盲.瘖.啞不得聞法。修行梵行。是為不閑。
如來.至真.等正覺不出世間。無有能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而有眾生生於
中國。彼諸根具足。堪受聖教。而不值佛。不得修行梵行。是為八不閑。
云何八生法。謂八大人覺。
道當少欲。多欲非道。
道當知足。無厭非道。
道當閑靜。樂眾非道。
道當自守。戲笑非道。
道當精進。懈怠非道。
道當專念。多忘非道。
道當定意。亂意非道。
道當智慧。愚癡非道。
云何八知法。謂八除入。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初除入。
內有色想。觀外色無量。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二除入。
內無色想。外觀色少。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三除入。
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四除入。
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光.青見。譬如青蓮華。亦如青波羅奈衣。純一青色.
青光.青見。作如是想。常觀常念。是為五除入。
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光.黃見。譬如黃華.黃波羅奈衣。黃色.黃光.黃見
。常念常觀。作如是想。是為六除入。
內無色想。觀外色赤。赤色.赤光.赤見。譬如赤華.赤波羅奈衣。純一赤色.赤光.
赤見。常觀常念。作如是想。是為七除入。
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光.白見。譬如白華.白波羅奈衣。純一白色.白光.
白見。常觀常念。作如是想。是為八除入。
云何八證法。謂八解脫。
色觀色。一解脫。
內有色想。觀外色。二解脫。
淨解脫。三解脫。
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四解脫。
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
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
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
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諸比丘。是為八十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
- Apr 11 Tue 2006 13:22
長阿含經卷第九/十上經-3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