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

[1] 探究宇宙的起源,也為古印度宗教哲學的領域之一。如《梨俱吠陀》中有金胎、生
  主、造一切者、原人等思想,《梵書》初期延續的生主思想,中期出現的大梵思想
  ,而後期演變的真我阿特曼(a^tman)、梵我合一思想,到《奧義書》時,更成為
  成熟的主流思想。

[2] 「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
  明輥,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
  《雜阿含五八經》

[3] 摩竭陀國為佛陀時代的大國,佛陀成道處的尼連禪河河畔菩提迦耶,就在該國,佛
  陀早年多在該國遊化,如在該國首都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精舍、耆婆林精舍、摩訶
  劫賓那精舍,王舍城外靈鷲山石窟等。摩竭陀國國王頻鞞娑邏王(亦作瓶沙王),
  亦為當時少見的國王佛弟子。

[4] 「諸摩竭陀人見如此已,便作是念:沙門瞿曇不從跡毗羅迦葉學梵行,跡毗羅迦葉
  從沙門瞿曇學梵行也。世尊知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為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說
  法。……大王!若族姓子不著色、不計色、不染色、不住色、不樂色是我者,便不
  復更受當來色。大王!若族姓子不著覺、想、行、識,不計識、不染識、不住識、
  不樂識是我者,便不復更受當來識。大王!此族姓子無量不可計,無限得息寂,若
  捨此五陰已,則不更受陰也。於是,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覺、想、行、
  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中阿含六二經》

[5]「pa^li(聖典)語的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aham%(我);常識的分別我見ayam aham asmi
  (這是我);哲學的、宗教的分別我見attan(我體)Attan(神我);俱生的我見
  Asmi(我有)、Aham asmi (我是、是我)、aham%ka^ra(我計、我執);俱生的
  我慢 Asmima^na(我慢)、Asmi$ ti ma^na(「我」云云之慢)等等不同的原文同
  樣漢譯為「我」。…(中略)…聖典語 attan:一、作名詞用時,有我、我體、神
  我……等歧義 (ambiguity);二、作代名詞用時,古德譯作「己」「自」,為三
  種人稱單、複數反身代名詞,義為「你自己」「我自己」「他自己」「我們自己」
  …… 「人人自己」。

  因此,甚至閱讀聖典語文,不通達第一義佛法的印度人氏,有時亦很難分辨 attan
  、aham、asmi等詞在語文脈絡的正確字義是何。」《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
  我、空》〈以四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一六四頁,楊郁文撰,甘露
  道出版社。

[6] 今試舉下面兩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
   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雜阿含三七經》
  
  「佛告婆羅門:如是論者,『我』不與相見。汝今自來,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
   ……」《雜阿含四五九經》

[7] 『外道所說個人自體的「我」,與宇宙本體的「梵」,看作常住不變的,安樂自在
  的,常住不變的小我、大我,都從生死根本的我見中來。必須以慧觀察,悟到他是
  無常、苦、無我(空),才能將生死的根本煩惱解決了。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在
  這上明顯地表示出來。』《佛在人間》第五四頁•印順法師著

[8] 「世尊告曰:……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
  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
  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阿難!若識不得名
  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無也。
  」《中阿含第九七經》,《長阿含第一三經》

[9] 「若始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地為大動,是為三也。」
  《長阿含第二經》

[10]「……婆羅門言……收縛此人著大釜中,韋(圍)蓋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
  人圍遶以火煮之,我時欲觀知其精神所出之處,將諸侍從遶釜而觀,都不見其神去
  來處。又發釜看,亦不見神有往來之處,以此緣故知無他世。……」
  《長阿含第七經》

[11]「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
  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塚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
  ,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
  未來生天。」《雜阿含第九三0經》

[12]「爾時,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殺……當於爾時,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識所在
  ,為在何處?為在人耶?為非人耶?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留羅摩、
  休勒閱叉?今此神識竟為所在?在何處生遊?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皆悉周遍而不知神識之處。是時魔波旬身體疲極。莫知所在。……是時,尊者阿
  難白世尊曰:唯願世尊說婆迦梨比丘神識為何所在?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識永
  無所著,族姓子以般涅槃。當作如是持。」《增一阿含二六品第十經》

[13]「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遠離之色不?諸比丘白佛
  :已見,世尊!復告諸比丘:遶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闇冥之相圍遶身不?諸比
  丘白佛:已見,世尊!佛告諸比丘:此是惡魔之像,周匝求覓跋迦梨善男子識神當
  生何處。……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自殺。爾時,世尊為彼
  跋迦梨說第一記。」《雜阿含第一二六五經》

[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比丘,母有欲意,
  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復外識未應來趣,便不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
  父有風病,母有冷病,則不成胎。……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相有子,母相無
  子,則不成胎。……若復有時,識神趣胎,父行不在,則非成胎。……若復比丘,
  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
  因緣,而來受胎。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斷三因緣。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增一阿含二一品第三經》

[15]《中阿含第一五一經》說:「……以三事等合會受胎:父母合會,母滿堪耐,香陰
  已至。阿私羅!此事等會入於母胎。」《中阿含第二0一經》也說:「復次,三事
  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正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

[16]婆磋族應屬於恆河上游西方雅利安族的一支,與佛陀的恆河下游東方系種族不同源
  。《長阿含第四經》中,記錄了佛世時的十六國族,就有婆蹉國,他的位置一般認
  為在恆河上游,現今新德里以南的一帶。

[17]這是「十四無記」的四大論題之一,《雜阿含經》都作「命即是身?命異身異?」
  《長阿含經》都作「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增一阿含經》都作「彼命彼身?非
  命非身?」「是命是身?非命非身?」「命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大智度論》
  則作「是身是神?身異神異?」

[18]「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
  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
  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佛告婆蹉:此說有餘
  ,不說無餘。……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
  意生身往生餘處,云何有餘?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
  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雜阿含第九五七經》

[19]《雜阿含第三三五經》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
  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
  除俗數法。」又《雜阿含第一0五經》說:「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
  解義,而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慢不斷故,捨此陰已,與陰相續生
  。」

[20]如《S.22.87--跋迦梨》、《M.38--愛盡大經》等經。

[21]如《S.55.21--摩訶男》。

[22]如《M.38--愛盡大經》。

[23]「五蘊統一論是平等門,心識統一論是殊勝門。」《唯識學探源》第五0頁,印順
  法師著。

[24]「唯識的定義,「即是識」,「不離識」,論師們有不同的解釋。究竟唯有什麼識
  ?有的說是八識,有的說是阿賴耶,有的說唯是真心。這些,都是唯識思想的一個
  側向,是唯識學的一流。偏執一個定義,這是一論一派的唯識學者。本人的態度,
  是想在複雜的唯識思想中,發見主流與共義,廓清宗派的偏執。所以先從大乘唯識
  學中,指出幾個不同觀點的解說,再去考察它與原始佛教的關係。這不同方面的解
  說,都是唯識學,是唯識學的多方面的開展;唯識學,也可說是幾個思潮的合流。
  ……大乘唯識思想,大概可以歸納為五類:

  一、『華嚴經』「十地品」第六地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這可以稱
    為「由心所造」的唯識。
  二、『解深密經』(卷三)說:……這可以稱為「即心所現」的唯識。
  三、『解深密經』(卷一)說:……這可以稱為「因心所生」的唯識。
  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說:……這可以稱為「映心所顯」的唯識。
  五、『阿毘達磨大乘經』說:……可以稱為「隨心所變」的唯識。」《唯識學探源》
    第二八至三二頁,印順法師著。

[25]此部分資料參考、引用自《唯識學探源》第四八至二0一頁,印順法師著。

[26]九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
  。將阿摩羅識列為第九識,而提倡九識之說,則始於梁•真諦三藏,但九識說也有
  其經典的依據,如:《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說︰「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
  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入楞伽經》說︰「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
  」《大乘密嚴經》說︰「心有八種,或復有九。」(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
  一一七頁)

[27]引用印順法師的觀點:「我的意趣(按:立大乘三系)是:凡是圓滿的大乘宗派,
  必有圓滿的安立。一、由於惑業而生死流轉,到底依於什麼而有流轉的可能。二、
  由於修證而得大菩提,到底依於什麼而有修證的可能。」(《無諍之辯》第一二六
  頁)「佛法有二大問題:一是生死輪迴問題,二是涅槃解脫(成佛)問題。一切佛
  法,可說都是在這二大問題上作反復說明。」《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三0四頁,印
  順法師著。

[28]「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阿含第二七0經》

[29]「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明而作
  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
  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答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
  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第五八經》

[30]「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
  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
  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
  作是說:有生有死。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
  或妙、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中阿含第六二經》

[31]「嗏帝比丘答曰世尊:我實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也。世尊問曰:
  何者識耶?嗏帝比丘答曰:世尊!謂此識,說、覺、作、教作、起、等起,謂彼作
  善、惡業,而受報也。世尊呵曰:嗏帝!汝云何知我如是說法?汝從何口聞我如是
  說法?汝愚癡人!我不一向說,汝一向說耶?」《中阿含第二0一經》

[32]「我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眼、色生
  識,生識已,說眼識。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識,生識已,說意識。猶若
  如火,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木生火,說木火也;緣草糞聚火,說草糞聚火。」
  《中阿含第二0一經》

[33]「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
  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
  ,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
  !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雜阿含第六四經》

[34]「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
  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
  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
  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雜阿含第三九經》

[35]「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雜阿含第九五七經》
  「所謂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雜阿含第八六七經》
  「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雜阿含第三0六經》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恰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