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曼陀羅
這個小圈子裡的人都羡慕阿寧姐,她住的是獨立式洋房,雖然年過半百仍是獨身,無牽
無掛。
房子是上一代買的,面積很大,卻只住著三個人,因為兄弟姐妹分散各地,喜歡園藝而
若無空地的人,最羡慕的是洋房前後左右的空地。阿寧姐也愛園藝,數十年來不停收集
和培植,現在的花草少說也有幾百盆,還有種在花槽的,種在地下的。她的假期都花在
這些花花草草上面,樂此不疲。
忽然她宣佈要買公寓,並于退休後遷居高樓。理由?容易打理。
那些花草怎麼處置?「沒眼看。」她說:「當一種興趣變成壓力時,還有什麼樂趣?」
原來她近日生活有了一點變化,連休假日子都不得空,園子沒時間打理,盆花給雜草掩
沒,有的因缺水枯死。她照顧不著,心理卻很牽掛。主因是她實在種太多,超出負擔能
力,最後把心一橫,準備逃避。
因興趣而收集,很容易墮入這樣的泥沼,最常見的是紀念品和書籍,幾十年下來,滿櫥
滿櫃,叫人束手無策。
有了一櫥紀念品之後,我出門已不再買紀念品了,只拍照留念,誰知拍照多了,一盒一
盒的相片沒整理,多數已忘了是在哪兒拍的,還談什麼紀念。
我佩服一位朋友下大決心,把六大櫥的書「瘦身」減為兩櫥,其他的都捐出去,頓覺心
情輕鬆。原來這些身外物放著雖不會吵鬧,不會要求,對主人終究構成心理負擔,沉甸
甸的壓著。
凡俗的生活,拖著太多的行李,真是不智,對學佛的人,更是使不得。
台灣陳履安先生學佛,有過「捨」的經驗,記得他說家有幾百條領帶,準備選出幾十條
留用,其餘的捐出去,誰知師父說:要全部捐出去,一條也不留,如此的捨,可謂徹底。
道証法師講述《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一書中,生動的把修行往生西方喻為旅行。他說
,旅行應先辦手續——護照、簽証、機票,時候一到便動身,若不辦手續只顧收拾行李
,最後是走不成,辦手續是指修行的信力、願力。收拾行李是指買法器、唸珠、海青、
參加活動。沒有信願,西方去不成。
往生不必帶行李,有信願即成,祖師說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自己只留一句「南無
阿彌陀佛」。
凡俗生活沒這麼徹底,但輕裝上路最好。
--
- Sep 14 Wed 2005 13:03
生活中的沈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